第二天,是杜渊之的沐休日,也许是他们虔诚的祈祷起了作用,今天一大早就是个晴朗的好天气。大伙都特别兴奋。阿志向学堂请了一天的假,连杜玉清他们的晨练都比平时缩短了半个时辰。等他们坐着马车来到云林山脚下时,时间才刚刚到巳时。
云林寺位于杭州城的北边,始建于东晋咸和年间,距今已有千年,香火依然旺盛。今天不是庙会时间,又是早春时节,天气还有些阴寒。香客游人倒是不多,寺庙周围显得清静幽然。过了山门,沿着石径蜿蜒而上,但见苍松翠竹,峰峦叠嶂,生机盎然。
云林寺的亭台楼阁就在飘渺云雾中若隐若现。
云林寺倒也不高,沿阶而上,溪流潺潺,鸟语幽鸣,让人十分惬意。杜渊之是个随性,内敛,不喜欢张扬的人,除了常胜,连家丁都没有多带一个,更没有事前知会过云林寺。倒是每天迎来送往不知见过多少游人香客的知客僧很有些眼力劲,看到杜渊之一行人不凡的气度,赶忙迎了上来。
黄色的院墙,黑色的飞檐,一派清幽堂皇的气派。寺门有棵巨大的香樟树,造型优美而奇特。它粗大的树干在出土处岔开分成两枝,一支挺拔向上,亭亭如盖;一支斜斜地延伸至正门上,枝繁叶茂,为游人和香客遮阴蔽日。
杜渊之最近对捣鼓盆景非常有兴趣,便猜度道:“这树龄应该有五百年了吧?”
姚先生摇摇头,“嗯——不止吧,这样的粗的树干起码要五六个人才能合抱过来。”
知客僧脸上堆满了笑容,神情得意地说:“两位先生好眼光,这棵香樟树可是有县志记载,足足已经有七百年的树龄,更难得的是,”他把他们领到树的背面,指给他们看,他们才发现大树的树干中间是空的,两个树杈明显都是新长出的枝干,它们已经和老树干紧紧地弥合在一起。知客僧接着说:“听我师父说是一百年前,这棵树遭遇过一次雷击,树干被劈断了一大半,很多人以为它活不下来,主张把它连根刨去,另移一棵新树过来。当时的方丈虚光大师说:‘生老病死,成住坏空。给这棵老树多一点时间吧。毕竟它守护了寺庙这么多年。’果然,来年的春天在断干处又萌生出两根枝桠,它慢慢生长,一枝向上,一支倾斜,渐渐地和老树干连理一片,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信众们都把它亲切地叫做迎客樟嘞。”
大家唏嘘不已。
进了寺庙,知客僧领着他们一路介绍,有时见到杜渊之和姚先生相视而笑,知道自己说法有了破绽,便更加恭敬,小心伺候了。知客僧领到大殿,一路烧香拜佛过了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后,杜渊之让常胜捐了十两的香油钱。
知客僧更是欢喜了,小心翼翼地问道:“如今方丈恰好在寺院里讲经,不知两位先生是否愿意前去听听。”
杜渊之征求姚先生意见,说道:“这智光大师素有些慧名,无辰兄难得来此南方名刹,要不要去听听看?”
姚先生点点头说:“我也曾听说过智光师傅的名头,那就去听听吧。反正时间还早。”
知客僧一喜,忙不迭地引着他们朝藏经楼走去,又安排人招待杜三夫人等内眷到寺庙后的山房喝茶歇息。
喝过了茶,吃过素点心,阿志早就不耐烦了,嚷着要去看梅林。
杜三夫人说:“歇息一会吧,等你父亲回来一起去。这里人生地不熟的,担心遇上歹人。”
“不嘛,我现在就去。”
杜玉清也不愿意干坐着,于是毛遂自荐说道:“母亲,这里是佛家清静之地,不会有什么事的,我陪他一起去,您放心吧。”
杜三夫人只好点头。出门时,让采苓问过门口的小和尚,小和尚为难地说:“眼下山后的梅花都落尽了。听说山上的云栖寺那里还有些,要不你们上那里看看去?不过云栖寺可是有些远呢,山路又高又陡,从这上去还有一千八百层台阶,不知你们是否能够上的去呢。”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