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宋献策有些不敢相信。这就是新科的解元,竟然一边考着大明的科举,一边在想着怎么改天换地?

“是我。”李洛微笑着点点头。

“李解元可还是大明的解元啊?”

“不错!但我也是一个人!一名热爱着这片土地,热爱着这个世界的人。那些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穷苦百姓,我都看到了。那些被建奴蹂躏的百姓我也都看见了。宋先生,我想问问你,如果有一天,天下重归太平,你有没有办法,让今天的这一幕,在未来不会重演?”

宋献策一愣,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不可能改变的。”

“不见得!”李洛站起身来,走了两步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来自《左传》,说的是商汤和周武王感叹,我们的国家兴起,以前毫无预兆,一下子就强大了。夏桀和商纣也在感慨,我们的国家灭亡,以前也毫无征兆,一下子就灭亡了啊!是这个意思吧?”

“不错。”宋献策点头称是,他不明白,一名解元知道这个不是很正常的吗?为什么还要解释一遍。

“可是他们的兴亡真的没有预兆吗?恐怕不是吧?”

“还请李解元赐教。”

“夏桀时,内政不修,却造倾宫,筑瑶台,搜罗天下美女,宠幸妹喜。商纣时,也是造摘星楼,酒池肉林,宠爱妲己。这难道不是亡国的征兆吗?而商汤,周文王、武王,则是爱惜百姓,鼓励生产,不适华美。这难道不是兴盛的征兆吗?历朝历代有那里不如此!”

“不错,开国之时,君臣人等都是克公克俭,而亡国之时,都是奢靡无度。”

“那么为什么克公克俭国家则兴盛?奢靡无度国家就灭亡呢?”李洛问道。

“克公克俭,则百姓疾苦可直接上达天听,朝廷适时安抚百姓。而奢靡无度,百姓疾苦朝廷不知啊。”

“错!”李洛当即打断,道:“宋先生虽然感受百姓疾苦,却没有看到改变的方法。还是寄希望于上位者的仁慈。”

宋献策显得有些茫然失措,道:“不希求有明君,还能求老百姓改变天下不成?”

“正是求老百姓改变天下!”

“李解元这就是开玩笑了吧?”宋献策一脸的讥笑之意明显。“老百姓都是愚民,又懂得了什么?”

“我问宋先生,我们吃的粮食,穿的衣服,是不是老百姓种出来的?织出来的?”

“这是自然。”

“那为什么他们自己却吃不上粮食?穿不上衣服呢?为什么上位者不种地,不织布却可以锦衣玉食呢?”

“因为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百姓是被治者。”

“不对!”

“又不对?”宋献策实在是不知道李洛要说什么了。

“如今全天下百姓四千余万,而士大夫能有四十万吗?”

“肯定没有,能有四万就很多了。”

“是啊。四千万人吃不上饭,让那四万人吃好又有什么道理!这百姓不造反又等什么!”

宋献策默默不言。

“我要打破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定律,就是要改变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让种地的、织布的那四千万人去治理天下。试问,他们还会造反吗?”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