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灯光下学古人背书,杨奉先也不觉得甘苦。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也……”
窗外,万籁俱寂,蝉鸣阵阵。
灰黑色的云雾在月牙之下笼罩,像是静谧的黑色轻纱,越发衬托着这月光如水,大地安宁。
远远看去,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那大户杨家,东西两个厢房还亮着油灯,西厢房是灯火通明,依稀传出二叔,杨昭等人的欢声笑语。
而另外一边,东厢房则是映衬出一个寂寥的影子,拉长在墙壁上,一位少年在认真诵读。
“孩子他爹。”旁边陈氏用胳膊小心的捅了一下杨唯,眼神飞快的瞟了一眼灯下的杨奉先,带着一丝心疼的语气道,“孩子病才刚好,至于吗?”
“读书在于持之以恒。”杨唯虽然对儿子慈爱,但是在读书上却是一点也不含糊,眉毛微微一扬“每日定下的日课,不管刮风下雨,该做就一定要做,绝不能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我辈读书人要讲究一颗刚猛前进之心,学业方能有所成。”
杨唯很认真的道,昏暗的光线下,可以看出他的面庞是有些苦涩的,却依旧翻开了手上那本黄庭笔记。
这日课不仅是针对杨奉先的,还是针对他自己。
一天背十段,读不懂就继续背,一直背,不背出晚上不许睡觉,直到背出才行,吃透了这十段,第二天再继续背下十段。
杨奉先背,他也背,亲自给杨奉先以身作则。
十几年来这父子两风雨无阻,一日不变,每天都能看到这父子两人在油灯下苦读,背诵,有的时候文章特别难背,二人要背到深更半夜才能睡下,但也绝不说松懈。
陈氏叹了口气,知道自己这父子两的脾气,于是去给两人泡茶,开窗透透气,尽量蹑手蹑脚,不发出声音。
杨奉先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一直背到三更天了,西厢房杨昭一家都早早睡下了,孤月高悬,大地沉眠,杨奉先才算是把这一段给啃下来。
这感觉颇有些高考前冲刺的紧张感。
重温这种感觉,颇有些新鲜。
“爹,我背完了。”拿着这卷书,杨奉先站到了杨唯面前,杨奉先这才注意到杨唯竟敢也一直在旁边陪着杨奉先,自己不睡,他就不睡,手上捧着那一卷黄庭笔记。
“嗯。”杨唯慢吞吞的点了点头,“背吧,你娘已经睡下了,小声点。”杨唯扭头看了一眼,陈氏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睡过去了,头靠在床沿上,身上披着一件衣服。
杨奉先顺下目光,小声的背诵,杨唯也不看书,摇头晃脑,闭眼听着杨奉先背。
一篇十三段背完,杨唯这才道,“还有两三个字错谬。。也罢,可以了,今日这日课就到此为止吧,明日还要继续,不可懈怠。”
说着,杨唯道,“不早了,你也回去休息吧。”
杨奉先松了口气,注意到杨唯脸上有一抹疲倦和落寞之色,心有不忍。
对于杨唯的这种教学方法,杨奉先不可苟同。
这样的教学方法确实卓有成效,但是也比较笨,具体表现在这杨奉先这么多年读书下来,只知道死记硬背,不懂得变通,写出的文章就很僵硬,文气不畅通。
这才是这一家人科考屡试不第的原因,但是这也怪不得这杨唯,这小小一个杨家一个读书人也没出过,没什么大的见识也是没办法的。
杨唯能想出这样的法子已经算是极为不错了,这又不是在后世有大量的名师来总结和制定出一系列高效率的学习方法。
只是见杨唯眼见那一抹落幕之色,杨奉先于心不忍。
这次科考落第,杨昭高中,老太爷还剥夺了他科考的权利,只给了他最后一年的期限,这些给他的打击其实还挺大的,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见杨奉先还不走,杨唯道,“奉先,我知道你心里难过,悬榜斥责给你的打击也不小,但男人就要经得起挫折,孟文宗有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这些很正常。”
杨奉先略一愣,看着老爹这炯炯的眼神,杨奉先才反应了过来,杨唯这是怕自己还在心情低落,反过来安慰自己。
“爹,我已经想明白了。”
站在杨唯面前,杨奉先平静的道,“世人皆以落第为耻,但我却以落第而动心为耻。”
杨奉先这话意味深长,说的是自己,实际上却是说给杨唯听的。
“嗯?”
“世人以落第为耻,吾以落第而动心为耻……”杨唯不禁跟着下意识喃喃了一句。
这话在大魏历史上还不曾出现过。
这句名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所说,在王阳明科举落第的时候,他说,别人科举一落第就感觉羞愧,而我却觉得,一落榜就因此无地自容,这才是真的耻辱。
这话的境界相当之高明,不知道比同时代的读书人高上了几个档次,直指读书的终极目的,本心!这一点从王阳明读书时许下的志向也可以看出,王阳明曾经问私塾先生,天下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私塾先生说,“唯读书登第耳。”
王阳明摇了摇头道,“登第恐未第一等事,第一等事当是读书学圣贤。”
而大魏的历史上,并没有王阳明这个人,更没有这句千古名言。
“世人以落第为耻,吾以落第而动心为耻……”,杨唯再喃喃了一句,眼睛越来越亮。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