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盖子的地火天炉因为有了空气流通,蹭的蹿出一丈多高的火苗,复又沉寂下来。

面对常人畏之如蛇蝎的火焰,少年眉头也不皱一下,紧紧地盯着剑胚慢慢地由黑红色变成透着亮光的橘红色。

他小心翼翼地将地火天炉盖上大半,将剑胚放置在铁砧上,用铁钳固定好,铿铿锵锵地继续锻打起来。

少年一边锻打剑胚,一边回忆天山老人所授铸剑第一课。

“天山老人”一脉传承的并不是春秋时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的技艺,也不是吴国铸剑大师干将和莫邪的铸剑法,而是同一时期赵国铸剑名家,以藏锋利匕闻名的徐夫人。

《史记·刺客列传》曾有记载:“于是太子(燕太子丹)豫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

荆轲刺秦王用的正是徐夫人所铸的匕首。

可惜祖龙秦王嬴政深谙“走位”秘诀,荆轲奋身十几刺而不中。

荆轲失败被杀,没有像“专诸刺王僚”那般改变燕国国运,那把匕首也没有像“鱼肠剑”那般,获得天下十大神兵的威名。

荆轲刺秦失败,徒留下“图穷匕见”,“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等千古名句,独独那把见血封喉,吹毛断发的匕首不见经传,默默无闻于世间。

如果荆轲刺秦成功,估计那把匕首也会被冠以“图穷匕”,与“鱼肠剑”那般被人传颂千古吧!

千年以降,欧冶子凭“湛卢、龙渊、泰阿、鱼肠”等名剑被尊为铸剑鼻祖;干将莫邪也因殉情殉剑和“干将莫邪剑”传诸天下,而战国时期与之齐名的徐夫人一脉则不为世人所知。

天山老人传承自徐夫人铸剑一脉,常常以此扼腕叹息,恨不能早生两千年,舍身碎骨以身相代,替荆轲刺秦,为自家铸剑一脉正名。

成功者闻名于天下,失败者寂寂无名,世事本就如此。

然而祸福轮替,徐夫人铸剑一脉自战国以来,知耻而后勇,一心为自家一系铸剑实力正名,他们舍弃浮名,潜心技艺,打破陈规,积极吸纳诸派所长,最终传承二千多年。

大明崇祯年间,天山老人终于以铸剑实力,成为当世铸剑第一人。而欧冶子,干将莫邪等铸剑传承则早已消散在历史云烟中,不知所踪。

因此天山老人在教导弟子之时,除了独特的铸造手法,更是传授铸剑一脉传承不绝的精神:“知耻近乎勇,技穷近乎道!”

少年一边锻打铁胚,一边细细体悟,争取能如师傅天山老人一般将这独特的精神内核锻打进剑身里。

剑气锋锐来自百折不挠的锻打锤炼,整个剑身两刃四面都要各锻打十次,一共四十次,待剑胚温度冷却复置炉中加热,这一过程称之为“一锻”。

随着锻数的增加,剑胚体积重量也在不断地减少,需要继续投放相应锻数的精铁,再持续锻打。譬如剑胚精炼五锻,那么也需要投入精炼五锻的精铁块继续捶打;剑胚精炼九锻,那么就要投入精炼九锻的精铁继续锤炼,直至剑胚成型,重量减无可减为止。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