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6月2日,莫斯科。
伏罗希洛夫元帅正紧张的在办公桌上处理着一大堆公务,最近的国际局势非常紧张,连带着他这个苏联元帅,身上的担子也是压力倍增。
2月15日,德国兵不血刃地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
4月日,意大利入侵并占领了阿尔巴尼亚。
5月22日,德国和意大利签订了法西斯战略同盟协定。
以德国,意大利为首的法西斯同盟初步形成,整个欧洲都笼罩在法西斯的恐怖阴影之下。
战争似乎已经无法避免,只是大家都在猜测,会从哪里首先爆发。
苏联作为一个刚刚取得社会主义政权的新兴国家,还处于民族工业的起步阶
段。
为此国家实行了三个“五年计划”,来提升苏联的整体国力。
第一个“五年计划”,在192年至1932年推行,其主要目标是发展农业集
体化。
由1929年开始,集体农场的数目飞速增长,一年之内,由5万多个暴增加至万多个,此後从1931年开始,国营集体农场数量一直维持至20万个以上。
每个农场的平均面积,也在1929至1932年期间扩大了二十倍之多。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转变成工业国,初步建立起了
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个“五年计划”,在1933年至1937年推行,其主要目标则由发展农业
转为发展重工业。
工业产量的提升,带动了能源的大量耗用,对比一次大战前增加了三倍有余,比1920年的最低潮高出了十二倍,仅次于美国、德国及英国。
而在乌拉尔及西伯利亚地带,则建设了一批新兴的工业城市,推动了工业城市化的发展。
第三个“五年计划”,在1年开始,预计到1942年结束。
计划重点是发展国防军事工业,同时建设军民两用产业,为可能到来的战争作准备,不算发达的航空业尤其是重点。
苏联在伏尔加河沿岸和乌拉尔山山脉附近大规模建设航空工业基地,规模极为宏大。
仅仅1年当年,苏联飞机的产量,就比1937年翻了一番,达到7500架。
而到了1939年,年产量更是已经稳定在了1万架的规模。
而装甲,炮兵,海军等国防工业的建设,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苏联正处于第三个五年计划的关键时刻,国家的防御体系还没有彻底完成,如果遭受法西斯势力的入侵,将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为此,斯大林同志已经在谋求同德
国签订一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希望能借此获得政治上的和平优势。
当然,谁也不会把和平的希望,全部寄托在一份条约上,除了发展国防工业,苏联红军的发展建设也在飞速的进行中。
最高统帅部计划,从今年开始,在两年内将20万苏联红军,扩编为450万人。
因为只有强大的实力,才是和平的有力保障。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远东地区的诺门罕出事了,日军竟突然对苏联红军发起了凶猛的进攻。
如果苏联就此让步,将会给日本以可趁之机,同时会给德国、意大利留下一个苏军软弱可欺的印象。
可如果跟日本爆发全面战争,苏军主力调往东方,将会给虎视眈眈的德国留下乘虚而入的机会。
所以,如何打痛日军,并将战争限制在可控的范围内,让日本知难而退,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种仗极为不好打,非常考验指挥员的综合素质能力。
这次诺门罕战役的总指挥,第五十七特别军军长费克连科就让最高统帅部非常失望。
战事刚刚开始时,他部署在前线的师级指挥单位就被日军彻底摧毁,而身为苏军总指挥,费克连科竟然跟前线的苏军部队彻底失去了联系。
前线苏军部队完全陷入了各自为战的混乱状态,这让后来了解到大致情况的最高统帅部都捏了一把冷汗。
让人意外的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一个旅级政治委员,在危急时刻接手了指挥权,并成功的扭转了苏军的被动局面,甚至在最后关头反败为胜,全歼了日军的进犯部队。
当消息传到最高统帅部时,所有人都震惊了,这甚至比前线部队打了个大败仗更让人吃惊。
毕竟就算打了败仗,也是个逻辑上可以想得通的事情,可现在发生的事情就有点让人完全想不通了。
倒不是大家对前线部队的战报缺乏信任,而是这件事情本身就充满了各种难以置信的元素。
首先,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同志,通常擅长的都是安全保卫,内部审查,情报搜集等等工作,还从来没听过有谁精通指挥作战的,他们甚至连相关的专业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
其次,那位政委同志又是如何收服,那些前线的苏军官兵们,服从他指挥的呢?
要是没有过人的能力和极高的人格魅力,只是挂着个旅级军衔,只怕那些彪悍的大头兵们,也没有几个会去理会他。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