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曲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西北部,地处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交界处。河曲,正如其名,在黄河的拐弯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而且由于河曲的地形东高西低,加之有黄河与长城为屏障,自古易守难攻,是以驻守河曲的兵马并不很多。河曲县城内的河保营是屯兵之所,驻扎着一个千总。若是按照规矩,一个千总所辖能战的士兵应在一千二百人左右,可是河保营现在只有四百多人,这当然是因为克扣军饷所致。

不过河保营的明军虽然少,可是河曲的城墙坚固,极难攻取。而且要是从陕西进攻河曲,要经过西口古渡。

西口古渡位于黄河之上,对着河曲的西门,所说的走西口正是这里。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

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有话儿留

走路要走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一曲走西口唱得荡气回肠,使得天下人知道了河曲。

河曲城内,县令全之焕请来河保营的千总郑大山与河曲团练江畅前来商议,因为他们听说农民军已经离开了府谷,向河曲奔来。

知县全之焕让下人备好精致的小菜,与师爷赵幼斌一起陪着郑大山与江畅喝酒。尽管在崇祯时期,文官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但是逢此乱世,与有实力的将领搞好关系不失为明智之举。

“来,大山,吃酒!”全之焕用筷子点着桌子。

“大人请,大人请。”千总郑大山做谦卑状,虽然自己并不归全之焕管,毕竟职位要低一些。

守备江畅更是全之焕的直接手下,自是更加客气。

“我看大家就不要客气了,待会菜就凉了。一起吃,一起吃!”师爷赵幼斌打着哈哈。

主客同时举起筷子吃了起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知县全之焕言道“据闻,陕西境内王嘉胤部乱匪已经向河曲一带杀了过来,大山,你看咱们河曲该如何防守呢?”

“大人不必多虑,河曲边军虽不多,只有五百人左右,但是兵马强壮,再加上江畅江守备的三百多人,以及衙役一百多人,足足有千人之数。河曲城坚固险峻,防守的士兵可以以一当十,那王嘉胤的乱匪虽然几万数,自不足惧。”郑大山表面上看信心十足。

“大人,头几天向洪总督发出的求救信想必应该到了,如果援军能快速到达,我河曲县城更是固若金汤,只是不知援军何时到达。”守备江畅提到前几天给洪承畴去了一封求援信的事。

“不妨事!”师爷赵幼斌喝了一杯酒说道“洪总督那里掌管文案的是我的老乡,就连三边监军卢久明身边幕僚的也是我们绍兴人,这些人见我在河曲,断不会置之不理。”师爷赵幼斌是绍兴人。

自明代中叶开始,从督抚到州县,皆聘有幕宾,大多来自绍兴府八县,所以称绍兴师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地域性“师爷帮”。

绍兴地狭人稠,绍兴人不得不大批外出谋生,又因其精细谨严、善于谋划,师爷成为绍兴人的职业。这些师爷虽然散布到各府各县,可是因为大多掌管文案,信息灵敏,彼此间相互提携帮衬,倒是一股不可轻视的势力。

“嗯!”知县全之焕点点头“幼斌,你再催一催,看看援军何时能到?”

“好,等下我再派发公文,另外再给我那几个老乡写几封私信。”赵幼斌点头答应。

“既是这样,想必事情定会圆满,大人不必多虑,来,卑下敬大人一杯。”郑大山端起了酒。

“好,咱们一起来吧。”

“好。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