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连忙起身避席,准备躬身施礼,方才喝醉的宋书生好像酒也忽然醒了,王思退也取了羽扇站了起来。许岸见帐篷口的帘子一卷,走进一个中年武将,身高八尺,面色微黑,留着短须,脸上尽是风刀霜剑留下的痕迹,这人正是忠义军首领彭义斌,身后跟着几个幕僚和武官,许岸看到陆勋也在其中。
彭义斌原先是红袄军首领刘二祖的部下。刘二祖在抗金中战败身亡后,彭义斌便率余部归附当时红袄军中势力最大的李全。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随李全投宋,红袄军被整编为南宋的忠义军。彭义斌官至统制,通过数年征战他势力扩展很快,如今已官拜大宋京东西路副总管,隐隐有与李全分庭抗礼的意思,这也导致双方不和。
彭义斌曾经建议南宋朝廷出兵征讨李全,他上书说,李全骄横跋扈,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不诛李全,中原就恢复不成。如果能遣兵剿灭李全,他愿意随时听取朝廷调遣。待平定李全之后,朝廷发兵河南,然后他彭义斌兵发河北,这样大宋的故地一京三府就能收复。李全也不甘心示弱,恶口相向,向宋朝上书诬蔑彭义斌在京东地区谋反,也不断派兵骚扰彭义斌的地盘。
彭义斌径直走到帐篷中间,环顾众人,畅然笑道:“不必多礼,各位都是河北的俊杰,有心归正大宋,来投奔彭某,某不胜感激。”
众人连忙附和,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往前凑,许岸顿时被挤到了后面。
彭义斌走到中间的主位坐下,笑吟吟说道:
“诸位都请坐吧,彭某也就不客气了,只可恨蒙鞑打败了金虏,却不肯把地盘还给我大宋,蒙鞑、金掳都是鞑虏。某读书不多,但却深明大义,起兵就是要灭这些蒙鞑金掳,为我大宋朝廷恢复河北,然后南下与朝廷兵马一同恢复汴梁。哪位贤达俊杰有破大名府的计策现在就说来吧,若真能助某破城,某不吝重赏!”
大帐里的热情马上被他这几句话给点燃了,刚刚坐下的儒生们情绪高涨,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中年仗剑儒者抢先出列,向彭义斌作了个揖,正色道:“彭副总管,某有一计请副总管采择,可让军士攻城时每人背一袋土堆至大名府城下,反复如此,直至堆出鱼梁道,士卒踏鱼梁道攻城,不出三日城必破!”
彭义斌点头,嗯嗯两声,显然对这个计策有些不屑,让其他人继续提建议。
方才喝酒的书生上前言道:“在下宋子贞,字周臣,潞州长子人氏。兵法云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副总管可派人射书城中,招纳大名府城中义士,以千金重赏取苏椿首级,必有义士揭竿而起,到时城中内乱,副总管正可发兵取之,大明府唾手可得。”
彭义斌也点点头,若有所思。
又一个儒生过来,讶异道:“在下观副总管体貌雄伟,有虎卧之相,今年必当发迹,而一飞冲天,可惜这大名城…….”
“可惜什么?你会看相?”彭义斌奇道。
“在下乃终南相士何言何足道,铁口直断……”
“说这大名府,你刚才说可惜大名府如何?”
“这大名乃虎踞龙盘之地,彭副总管又是虎卧之相,一个虎卧一个虎踞,这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在下有一符咒,若能挂在大名府城墙之上,三日之内……”
白衣书生王思退等了几个人说完,走上前来,挥着羽扇,满面春风:“彭副总管,在下姓王名思退,字青云,头垂白发我思退,脚蹋青云君欲忙之王思退,琅琊王氏之后….
彭义斌摆摆手道:“这位王先生,直接说你的计策吧,别掉书袋子,某听不懂。”
王思退依旧满面春风:“谢彭副总管青眼相看,吾有一愚策,可供彭副总管采择,若得驱策,那知遇之恩,吾必赴汤蹈火、结草衔环……”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