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4年,美国的一位机械工人托马斯·达文波特制造了第一辆由干电池供电、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车。比燃油车足足早了四十年。”
江衍秋睁大了一双眼睛,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条冷门的知识。
她原本以为新能源电动车是近一二十年来才出现的事物,没想到一百多年前就出现了。
不过转念一想,她也就释然了。
毕竟电力一百多年前就出现了,那个时候出现电动车也理所当然。
毕竟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动车的技术,除了电池之外,相比起燃油车,其实要更简单一些。
这个时候,另外一桌的两人忽然站起身来,走过来道:“年轻人,我们对你的话题很感兴趣,可否一起拼一桌呢?”
余行舟和江衍秋看着那两个中年人,总觉得厚些熟悉,但是一时间又想不起到底在哪里见过,大抵是自己的错觉吧。
余行舟做了个请的手势,是以两人随意。
随后又是自顾自说了起来:“一百多年前之所以没有普及,因为受限于电池技术。而且发电量也是跟不上。如今电池技术已经渐渐成熟,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已经够用了。而且发电量更是不缺,所以近年来新能源电动车才再次出现。”
“但是燃油车真的会被电动车取代吗?这个问题,其实我一开始也思考过。国外的新能源电动车车企风驰,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烧了那么多年前,最终资金链断裂,苦苦支撑。若不是咱们国家引进,又是提供土地,又是提供贷款,还提供大量的劳动力,说不准如今这风驰已经是破产倒闭了。”
“电动车能否取代燃油车,其实并非由电动车和燃油车自己所决定。咱们国家引入了风驰,并且史无前例地允许其独资运营,这在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以前燃油车想要进入我们的市场,必须合资。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变化?”
“以前合资,是想要通过市场换取技术,强大咱们国家自己的车企。结果这么多年下来,合资企业几乎都是用合资品牌躺着赚钱,很少有主动去研究燃油车相关技术的,即使如今,咱们的燃油车相比于国外,估计还有着十多年的技术差距。”
“既然如此政策测燃油车都追赶不上去,那国家干脆是另辟蹊径,直接是搭理发展新能源。想要弯道超车了。这么多年来的补贴和免购置税,便能够看出国家的决心之大。”
“而且国家早就定下了目标,2030年要实现碳达峰(碳的年排放量达到最大值,以后逐年减少。)2060年则要实现碳中和(碳的排放量等于固碳量。)如何实现碳中和?那满大街跑的燃油车显然不合适。”
余行舟娓娓说道。
“可是电动车虽然使用电能,没有排放尾气,但是其所用的电量,归根结底还是火力发电产生的,仍旧是会产生二氧化碳呀。”江衍秋不解道。
余行舟笑了笑:“如今火电占据咱们国家的发电量的百分之六七十左右。但是仅仅只是现在,如今国家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发展光伏、风、水电。若是以后这些清洁电力逐渐取代了火电,那个时候便可以实现零碳排放了。”
“可是风、光、水电,虽然干净环保,但是有两个致命的弱点呀。”江衍秋对于这一块也是有一些了解,仍旧是不解问道:“第一是不稳定性。太阳、风、水这些,并不是全天候都能发电的,到了晚上,没有风的时候,遇见干旱期等等,电力根本无法维持稳定供应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