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旺、蒋福、许鼎都是老生意人了,朱由检才说完,他们就懂了。
这样东西很早就有,在唐朝叫"柜坊"和"进奏院"、"飞钱",在宋朝叫"交子务",都是方便大商人进行跨省贸易的。
本朝由于私钱庞杂,铜钱的轻重成色各异,制钱,私钱,白钱之间的比价差异极大。于是出现了各种专门兑换钱币的"钱庄",同时经营存款、过账、放款。
"柜坊"、"进奏院"、"钱庄",都是跨省贸易不可或缺的,既然皇上说得这么兴致盎然,岂有不共襄盛举的道理?
曹旺赶紧表态道:"皇上日理万机,还这么挂念我等升斗小民,小民实在感激涕零,愿意存十万两白银。"
蒋福许鼎见曹旺这样说了,也忙跟进。
“小民也存十万。"
"小民也是。"
三个人的心思出奇地一致,管皇上说的"银行"是真是假,管存进去的银子取得出来取不出来,花十万两银子博皇上欢心一笑而己,只要皇上高兴了,随便赏一笔皇家的生意就赚得盆满钵满了,何乐而不为呢?
朱由检仿佛洞悉了他们的心思,说道:"不急,等银行办起来了再说吧。存钱取钱,全凭自由,全凭自愿。"
一出戏很快唱完了。
朱由检起驾回宫,勋贵和重臣们看完戏也都各自散去。
第二日,毕自严来找朱由检,说道:"皇上昨天说的办银行的事臣琢磨了一晚,的确是个好办法。只要银行能够办起来,朝廷就可以掌握一大笔白银。然后再以这笔白银为准备金,重新发行大明宝钞,只要宝钞发行起来了,朝廷就再不用受财政窟迫之苦了。皇上这手棋真是妙,全局都活了!"
朱由检欣慰一笑,"你和我想到一块去了,你是老户部了,办银行比我在行,这件事就由你牵头,由户部工部吏部联合办理。“
"遵命!"
"只一件事我要叮嘱你,跟那些富商巨贾说清楚,朝廷办银行是为方便他们贸易之用的,讲的是一个诚实守信,凡存款一律自愿,凡取款一律自由。如果他们不信,朕可以写一份《大明银行公约》,向他们作出书面保证。"
"啊……用不着这样吧?"
"用得着。你召集那些富商巨贾开会,由他们公议出一个《大明银行公约》,朕签字画押后照着公约执行。"
朝廷要办银行的消息很快不胫而走,最先引起的是普遍性的恐慌。
二百年前,朱元璋和朱棣将政府信用败坏掉了,流毒至今,如今要重新挽回,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唐朝是一个很开放很外向的朝代,积及发展国内贸易和海外贸易,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像。
北宋军事力量十分孱弱,但经济实力无比强大,其发行的货币成为周边国家的通用货币。
南宋虽然是个偏安政权,经济影响力却是世界级的。
而明朝因为失去了货币发行权,不仅失去了铸币税,更失去了对全国经济活动的调控和掌控。
大航海时代己经来临,明朝却仍然实行对商业的岐视和压制政策,实行闭关锁国的禁海政策,无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错失了千年一遇的腾飞机会。
经过户部的反复解释,富商们终于明白,朝廷要办银行是真的,但往不往银行存银子全凭自愿,绝对不会采取强迫。存进去的是银子,取出来的也是银子,绝不会变成铜钱,更不会变成纸钱。
朝廷准备在全国开办十九家银行,遍布两京十三省,在北京的银行存银子,可以在洛阳西安广州的银行取出来。存了银子会有一个凭证,叫做存折,每存一笔每取一笔都会现场记录在存折上,加盖朝廷特制的印章,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这样反反复复解释,那些富商巨贾终于相信朝廷不是将他们骗进来杀,终于肯坐下来开会,并且议出了一个《大明银行公约》。
拟定公约的那一天,朱由检出席了他们的会议。当朱由检步入会场时,三千多名大小商人大感意外,纷纷起立。
朱由检示意他们坐下,郑重其事签字画押,盖上皇帝玉玺,张贴于户部大堂,公之于众。
并且对他们说:"商业也是百业中的一种,也是不可或缺的。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