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然还在民间努力普及三年义务教育,不论男女。

九年义务教育对于这个时代不太现实,太多人是文盲,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大有人在,普及之路道阻且长。

为了便于文化的传播,昭然将造纸技术改造精进了不少,又造出便宜并且方便携带的炭条笔,这下就连最贫苦的百姓也能用得起纸笔了。

之前朝阳书院的学生们,除了管理慈宁堂以外,还被昭然派去培养更多义务教育的夫子。

教材使用的就是之前昭然让夫子们办免费学堂的教材,之前学生们是用三个月就学完了,放在普通人身上,作为启蒙,三年怎么也学得完。

对于那些不想参加教育普及的人,昭然也算是把握住了他们的心理,伴随三年义务教育下发的法律还有两条。

一是想分到土地改革下发的土地,必须保证家中后代都参与三年义务教育,不管男孩女孩。

如果发现有任何一人到了年纪没有遵守,就会收回所有分发的土地,并且缴纳一大笔违约金。

这下只要是想得到土地的,忙不迭的就把家中适龄孩子全部送去义务教育学堂,生怕到手的肥肉又飞走了。

那些本来家中就有钱的倒是不害怕这一条,但是后面的这条基本上没有人能扛住。

二是除了身体有缺陷者,只有三年义务教育完成者才能成婚,若是被发现没有完成学业就成婚,那么全家都要下大狱。

这下没有人再置身事外了,毕竟在这个年代,传宗接代就是最重要的事,基本上没有人会不成婚,不生孩子那可是要被骂不孝的。

所以哪怕是最不愿意读书的人,也会被家中长辈逼着去学堂学完三年学业。

成婚第一步也不再是纳采,问名这些,而是一句:“你三年读完了吗?”

即便得到肯定的答案也不放心,还会要求双方写下承诺书,未免对方欺骗,导致东窗事发,连累全家入狱。

这样一来,民间识字率大大提升,也便于了国家法律普及和实施。

殷诗筠一开始还不明白昭然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的干这种招人骂的事。

等过了两年发现每条政策的颁布越来越畅通,完成效率越来越高时也发现了其中的妙处。

“让百姓们读书识字,才能将国家每条政策的中心思想真正和百姓接轨对吧?”

昭然点头:“没错,往常一条政策的颁布,官府要给百姓们解释上好几天才能传达下去,甚至还不能做到全部通知到位,有些不负责的地方,根本不解释的官员也大有人在,这样长此以往下去,百姓也会对国家没有信任感。”

“可是他们自己识字就不同了,只要认字,就能将国家发布的通告读懂,这也是为什么将最近的通告都换成大白话的原因,就是为了能让更多人看懂。”

除了这个,昭然还颁布了允许女性参与科举考试的律法。

一开始能和读书多年男子抗衡的女子很少,不足十中之一,于是昭然设定了男女科考的比例,最终录取男性七,女性三。

等过了几年,义务教育普及率提升,也不再分什么男女,统一参加一样的考试,卷子也都将名字封住,只看你回答的是否正确。

朝阳书院的第一批学生基本上都考上了功名,更多的都是女性,被昭然派往各地当官,参与建设国家的道路中来。

能参加科举,能做官,这大大提升了女性在家中的地位,许多女子也将太平女帝视为自己的精神支柱。

太平女帝在民间的声誉越来越高,聚集在昭然身上的功德之光也越多,已经达到了宛若一层衣服穿在身上的厚度。

除了平日里治理国家,昭然还利用五行八卦术帮殷霄和霍广的军队在打仗时算出来了敌国的一些弱点,一一攻破后为大明增添了不少国土面积。

而被攻略下来地方的百姓,一开始还心心念念自己的旧国。

等大明官府分发完红薯玉米土豆种子,他们耕种收获后,看着亩产千斤的粮食,被战火常年侵害而食不果腹的他们,恨不得将太平女帝万岁几个字刻在脑门上。

这时候跟他们说什么旧国?早就抛到烟消云外去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