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翰林学士刘大人到了”

“宣”

“宣,刘大人觐见”

“老臣,叩见皇上”

“赐座”

朱元璋看着这位年近八十的老臣,为人慷慨,不设城府,至临大节,迄乎不可夺。得罪不少朝臣勋贵,甚至朱元璋本人有的是后都咬牙切齿,生死关徘徊了好几次。

可他知道,如果这个世上有人能抛开利益真正为大明考虑或许就剩下这位老臣了。

他已经六十五了,可以算是高寿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去见大妹子,特别是标儿薨了,朝臣的心思肯定会活泛起来,有支持朱允炆的,肯定也有人想支持朱允熥,还有他的那些儿子也有可能安插人员。

他相信只要他还在,这些人就乱不起来,他不想百年之后大明因争权夺利,让需要休养生息的百姓再一次陷入无边的战乱,他更不想让大明断送在继承人手里,可怎么才能确定继承人的同时绝了混乱呢?

他已经有了两个腹案,现在需要听听这位刚正文人的看法。

“坦甫先生,燕王英果类咱,可为太子?”

刘三吾心中一惊,这位皇上的心思一直琢磨不透,这是试探还是请教?可立燕王是取祸之道,那坡是试探,他不得不出声。

燕王朱棣截止沿边兵马,威名大振,百官不敢得罪,可刘三吾并不怕,以大明将来计,绝对不能立燕王。

想到这里刘三吾站起身,跪在朱元璋面前直言劝谏:“皇上,皇孙年富力强,子薨孙承,合乎法理,皇上立下《祖训录》,首先自己要遵守,否则后世子孙可以参考?即立燕王,皇上置秦晋二王于何地?”

太子薨了,继承人要么是秦王,要么是太子的儿子中选择一位。

秦王是嫡次子,朱允炆是长房嫡长孙,这两人都比朱棣更有法理。

太子妃常氏血崩离世后,吕氏晋为太子妃,很多文人的眼里朱允炆就是嫡长子,文人选定的继承人是朱允炆,因为吕氏的娘家是望族吕家,文人中的影响力不小。

很多文臣近几年刻意为朱允炆造势,希望朱标继位后,立朱允炆为太子。

朱元璋在位对文人压制相当严重,领着最低的薪水不说,马皇后崩,朱元璋彻底失去刀鞘,三大案杀的人头滚滚,贪污六十两酒杯剥皮充草,文官苦朱元璋久已。

朱允炆不一样,从小接受儒家思想,以后肯定是个温和的君主,他们可不想再一次面对一个铁血君王。

至于朱允熥的名声经过他们操作,已经是烂泥扶不上墙的代名词。现在朱标薨了,很多文人已经开始串联了。

当然刘三吾不是这个意思,刘三吾认为朱允炆合适,只是因为朱允熥能力太弱。

朱元璋听刘三吾这么一说,马上反应过来,立四子继位确实不合适,

他是开国之君,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后世之君的遵循。

如果立朱棣为太子,那他定下的继承制:地位传承遵循立嫡立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规定将会成为一纸空文。

想到这里朱元璋绝了立朱棣为太子的想法,规矩不能乱,他更不能破坏《祖训录》,内心坚定下来,既然你们都想要这个位置,就让我看看你们各自的能力。

皇位传承不是过家家,必须要格外慎重,秦二世而亡的例子活生生的摆在那里,朱元璋还想让大明千秋万世,怎么可能会轻易做出决定?

以前以为是没的选择,只能选择朱允炆,既然朱允熥也有此意那就要看看各自的手段。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