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儿臣方才提到的那些只不过是权宜之计,儿臣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大秦争取更多的时间,以培养更多的官吏,用来治理这些地方。”
“要是没有足够的官吏的话,那么我大秦就将不得不任用那些识字的人当官,而识字的人,又大多是六国的贵族。”
“倘若这些人心怀故国的话,又当如何?故而要用这些人的话,就必须使他们异地为官,”
扶苏的声音不大,但是却如同一柄重锤一般,狠狠地敲在了嬴政的心里。
此时,嬴政脸上的表情变得无比凝重,他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郡县制固然很好,能够保证帝国的稳定,但如今的大秦,却没有那么多的官吏来治理这些地方。
识字的人只占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是目不识丁的黔首,而那些识字的人,又大多是六国的贵族。
要是任用这些人为官吏的话,无异于饮鸩止渴。
在心怀故国的情况下,这些人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地为大秦做事。
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来动摇大秦的统治基础,包括但不限于欺上瞒下、横征暴敛、歪曲政策、煽动百姓。
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引导百姓的怒火,使得他们对朝廷产生怨气。
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振臂一呼,这些百姓就会立刻跟那些六国余孽一同起来造反。
嬴政想到这里,脸上浮现出了然之色。
在他看来,扶苏先前提出的分而治之的策略,则是巧妙利用了六国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得他们不能铁板一块,进而稳固统治。
一直以来,由于实力弱小,以及见风使舵等缘故,韩国历来被其余的国家所看轻,而其中又以赵、楚两国更甚。
毕竟,赵、楚两国,祖上都曾阔过。
昔日赵灵武王胡服骑射,使得赵国成为了能够与秦国正面交锋的军事强国。
楚国更不用多说,楚国地方广袤,人口众多,实力强劲,在楚庄王时期,楚国更是位列春秋五霸之一。
而现如今,曾经那位你最看不起的小弟,却突然爬到你的头上作威作福,换作是谁,也无法接受。
就在这时,只听扶苏的声音又再次响起:“父皇,儿臣以为,应在全国范围内,分设县学、郡学、以及太学三级学府,层层选拔!”
“以吏为师,教习秦法,通过考试的方式,来选拔并培养更多的官吏,成绩优异者,可入朝为官!”
“对于这些人,朝廷应当给予恩惠,并适当给予他们一些特权,例如张榜唱名,减免赋税,以及免除徭役等等。”
“长此以往,六国的士人将归心于我大秦,如此一来,也可以变相削弱那些六国余孽的力量,使他们难成气候。”
在听完扶苏的提议以后,嬴政并未立刻作出回应,而是用手指十分有节奏地敲打着面前的案牍,似乎是在权衡其中的利弊。
在嬴政看来,扶苏的这个想法固然很好,只是要想见到成效,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况且,眼下统一文字、以及度量衡的的工作还未正式推行开来,要想施行的话,难度很大。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