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千人的领头者正是赫赫有名的忠勇校卫赵志刚。赵志刚此人生得身高八尺,方头阔脸,颧骨微突,剑眉高悬眉下大眼,鹰鼻狮口,真是好生的一副威猛形象。他今年方三十又八,自十三岁起跟随文帝杨坚起兵伐委魏以来,一直都以勇猛著称。因战功的累积一路上升至御任校卫,早在开皇十七年就被文帝亲封“忠勇”二字。其实这两年文帝有意将他提升到都尉一职的,但因其父亲羽林卫大统领果毅将军赵成山进言,这才没有提拔他。
赵志刚在青龙大道上出现兵马时就知道大事不妙了,他立即下达了关闭城门城楼列阵坚守的作战命令,并且立即执行了下去。
但是攻打青龙大道凯旋门的军队是早有准备,各种攻城器械齐全,人员也非常的充足。兵法上云“倍而攻之”是指进攻方有对方一倍的人马就可以攻击。可现在是叛军方足足有一个整编的都尉一万五千人整.,是赵志刚这个守城门整编御封校卫的三倍。因此,战斗刚一开始就进入白热化的程度。城楼上羽箭如同飞蝗过境般不要命的往下飞射,一时间叛军被射得人仰马翻,死伤无数。
可是攻城的叛军也不是吃素的,在一位将年和一个都尉的指挥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攻击着。首先顶在队伍前方的是一排排手挽巨盾的盾牌手用手中的巨盾阻挡如飞蝗般的箭矢,盾手之后则是一排排的投石车,脸盆大的石头越过巨盾手的头顶,呼啸着朝城楼上飞去。投石车之后则是两台脚底装有四个轮子的移动床弩,每台床弩上都有一支足有水桶粗的巨矢,它们都已上弦待发,目标直指凯旋门。随着弩手的双脚用力一踏,两支巨矢如飞般带着呼呼的风声朝着凯旋门飞冲而去。
弩车之后则是一排抬着云梯的攻城队,紧跟着的是一队骑兵。不过此时骑兵队摆出的不是攻击阵形,而是个保护阵形。他们全部马头朝外,围成三层,正中保护着一位头戴紫金冠,一身明黄袍胯骑血汗驹年近不惑的男子。这位被骑兵保护起来的男子正是当朝太子殿下杨广,他左右两侧正是在指挥作战的将军宇文智极和都尉守文智极的侄子,宇文化极的儿子年仅十八岁的宇文成都。
没错,这次叛军其实就是太子杨广为了能早日登基称帝而发动的。因为文帝杨坚这两天由于背部旧伤复发,正在养心殿由太医院的太医治理调养,无心处理朝政,所以太子杨广就发动了这场兵变。
当然,这也是由太子杨广手下的文臣武将们共同策划和推动的。不然单凭太子杨广一个人是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胆量的,如果没有手下这些武将所掌控的军队来参予,就算是太子杨广有这个胆量也没有这个能力来施行。
骑兵之后是清一色的步兵战队,全部盔甲鲜明。他们刀枪并举,杀气腾腾,随时准备出击。步兵战队中的弓箭手们也都弯弓搭箭,朝着城楼守军回射。箭矢射在城楼守卫之中,立时爆出一团团的血雾,带走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
这就是战争,人命如草芥,丝毫不值钱。攻守双方倒下一具又一具的尸体,那场面如果是普通百姓看到的话一定会吓得发抖,转身逃离。
攻防很是激烈。虽说皇城是内城,城墙并不太高,但守军居高俯射却比叛军有利得多,所以相对来说双方的战损比例在一比二左右。
但叛军的投石车的连番抛射又带走了大量的有生力量,所以从开战到现在双方实际战损持平。
随着两支巨矢击中城门,“砰砰”两声巨响震动天地,就连城墙也是一阵摇晃,凯旋门的两扇大门轰然碎裂开来。进入皇城的通道已然打开。
“杀呀”随着宇文智极一声令下,整支军队都行动起来。巨盾手猫腰举盾朝着城墙和城门推进,弩车侧向移位让出道路供后面的军队通行,投石车加大频率抛射石头,云梯手们拉着.云梯向着城墙奔跑,步兵战队则越过骑兵战队朝着轰碎的城门呼啸着奔去,骑兵战队则保护着太子杨广跟随步兵而行。
入城后的步兵们则分成两批,一路由宇文智极带领朝着皇宫杀去,骑兵战队紧紧跟随。另一路则由宇文成都率领沿着城墙阶梯配合着城外攻城战队一起绞杀城墙上的守军。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