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大中2年(848年),张晟的曾祖父张议潮乘吐蕃内乱之机,率众驱逐了沙州的吐蕃镇将,受朝廷册封而建立了归义军。

当统治权传到父亲张承奉,张家的第三代统治者时,整个归义军面临的情况,可以说是大厦将倾的局面了。

归义军存在的的目标就是重归大唐的怀抱,获得东西贸易的繁荣,但随着朱温的篡政,大唐的灭亡,归义军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成为了河西的一个藩镇。

随后,张承奉拒绝了向篡位的朱温卑躬屈膝,赶走了朱温的使臣。

并立刻向西和向北分别与西州回鹘、于阗和统治漠北的黠嘎斯,派出使臣与他们互通有无,以达到稳定西部和北部的目的。

并分别迎娶了于阗公主尉迟.多赫特与黠嘎斯公主阿热.阿斯丽为妻。

于阗和黠嘎斯除了保证金山国的商路畅通外,还向当时的金山国输送了大量以嫁妆为名义的牛羊马匹、金银、部众、奴隶和其他物资,用于支援张氏。

黠嘎斯可汗阿热·骨咄录·亚尔的女儿阿斯丽,就是金山国的第二皇后,也就是张晟的母亲。

父亲张承奉选择了,独立建立西汉金山国,自称白衣天子,给了河西藩汉诸民,一个新的共同体。

但作为天子的张承奉,其所能统治的领土仅仅只有瓜州、沙州、肃州三块土地,以及仅有的二十多万的汉、粟特、龙家、回鹘、吐蕃等的蕃汉百姓。

且因为归义军失去了重归大唐的这个目标,境内分裂倾向严重。

为了改变归义军四面楚歌,人少地狭的情况,父亲发展农桑,对外贸易,积蓄实力,整训军队,精养兵马,准备向河西不臣的蕃民部落开战。

在击败入侵楼兰的回鹘部落、叛乱的龙家部落后,父亲决定趁热打铁,亲自披甲上阵,向东与甘州回鹘开战,准备一举拿下被回鹘盘踞多年的甘州。

但甘州回鹘给了父亲沉痛的一击和惨败的教训。

天复3年(911年),在“便桥”,甘州回鹘在后梁的支持下,击败了西汉金山国。

沙场之上“两刃交锋,各自伤损”,战事一长,金山国耗不起。

而甘州回鹘却可以仗着人多势众,彻底击败了金山国,甚至连张氏起家的瓜州都一度攻陷,回鹘人对敦煌大加屠戮。

致使“百姓不安,多被杀伤,沿路州镇,迤逦破散,死者骨埋,生者分离,号哭之声不绝,怨恨之气冲天”

肃州被占,金山国仅存瓜沙二地,为了保住,张承奉不得不选择对甘州回鹘人低头。

只能派人向甘州回鹘求和,因为是打了败仗,不得不屈尊向甘州回鹘乞求和谈停战。

由沙州长史曹议金与金山国诸大臣、高僧大德、乡绅一起赴甘州议和。

承认了甘州回鹘的宗主地位,甚至认甘州可汗为父,换取到了和平以及仅有的独立自治。

而战争的结果是金山国军民人口伤亡惨重,郊外的农田和果园被焚毁,灌溉系统破坏严重。

天子之位下降为天王,金山国变成敦煌国。

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以归义军地盘建立起来的金山国,领土是有多么的狭小,多么的缺乏战略纵深。

作为这样的绿洲小国,父亲以强硬的方式打击四周外族是不理智也不划算的。

而前身,也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从小就熟读兵法,武艺过人,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

又受黠嘎斯人母亲阿斯丽、以及回鹘、黠嘎斯和诸多铁勒仆从与侍卫的影响,除了会说突厥语以外,英雄主义和武力至上的思想十分浓厚。

所以这具身体身强力壮,精通骑射,身先士卒,所以麾下有众多黠嘎斯、回鹘和铁勒等的胡人效忠他,最起码是一个合格的首领。

前身只知道冲锋陷阵,认为那才是英雄所归,所以十分尊敬,勇武智慧的父亲。

但如今,新世纪的灵魂,让他理解了张承奉那种为恢复曾祖父统治时代,那种人口众多,土地繁茂的理想和渴望,太急了。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