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很久,又或许只是一瞬间,眼前的女子再度幻化成沈璃。

她虽未言语,但那神情分明在诉说着过往的她,已拼尽全力。李道源顿感心中一阵激荡、燥热,仿佛有股滚烫的热流在体内肆意乱窜,令他气血涌动,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但他心中涌起一丝疲惫,暗叹这劫难着实麻烦,似乎没完没了,就像做梦之人忽然觉得做梦很累!

忽然,他心中澄澈通明。

扪心自问:“除了前世的父母,自己一直倾向于将对他人的影响降至最低。这难以评判优劣对错,可着实不知还有何更佳之法?”

故而,既然此前已然做出抉择,那便是当下的最优解。若有良机,他自会寻觅更好的出路,可究竟何为更好?无非是随心而行,亦或随缘而定罢了。

他似有所悟,喃喃道:“这仅为慈悲,无关情爱,亦无需纠结。”此刻,他的身体仍微微发热,心跳也较往常快了些许。李道源深吸一口气运转功法,竭力平复着这异样的感受。

不经意间,望见沈璃不时踱步至门口轻轻叹息,又步入药材房低声自语:“炮制药材乃是储存药材、维持药性之法,本无固定之规,全然要依未来的具体需求而定。我着实无需遵循那繁琐工序。哼哼……他定然想不到我能在这般短的时间内,处理好这些药材!”

“然而修行着实艰辛,早起锻炼,打坐至腿酸脚麻,还得配合意念呼吸,哎……我何时才能……”

李道源微微一笑,目光先是环视屋内一圈,接着又投向窗外,恰好瞧见道观后方向似有几只野兽疾驰而过,转瞬便消失无踪。

“怪哉,我这里怎会吸引如此野兽?”

他本欲追逐野兽的身影,却蓦地一阵头晕目眩。好在调理身体已成为本能,他当即平稳呼吸,收敛神识。恍惚间,他似乎瞧见了几团光芒,有赤色、青色,还有黄色、白色以及浓郁的黑色。

“这莫非是我的五脏?竟能内视了?”

前世他曾听闻过一些有关内观的修行之法,大多只需半月便能初现端倪。

在道教修行中,内视乃是一种高深的境界,需心清志明、气息调和。道家有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只有达到内心极度虚静的状态,方能洞察自身的奥秘。

虽说透视眼有科学的锻炼方式,可前提是需具备一定天赋,且年岁不宜过大,当初只是对此存有好奇而已,却也未觉太过惊诧。

服下一颗辟谷丹,调息完毕,他骤然睁眼,说道:

“若想不死,肠中无屎,古人诚不欺我。”

依他看来,虽说大道无所不在,但在修行途中,更多的人在长年累月的坚持中,即便未曾放纵、劳累或是负伤,也可能因心不定、意不坚而无疾而终。

道家讲究“清心寡欲,顺其自然”,也就是说:若过分执着于修行的成果,反而容易陷入迷途。

因此,修行之人达至一定境界,身体的宿疾便会开始康复,气脉渐通。命功开启的标志,便是下丹田会汇聚热流,此乃身体祛病的关键表征。

仿若枯木逢春,生机蓬勃涌现。

所以方才的情劫,未必关乎爱情,或许与爱情毫无关联。

道家所言道心畅达,心结亦会成为难题。

此种状况大抵是身体康健至一定程度,而人的心态未能及时调适所致。需以平和之心应对,不为情所困,不为欲所扰。正如《道德经》所云:“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不被外界的荣辱所左右,方能保内心宁静。

走出静室,天地仿若焕然一新。

或许值得一番慨叹,李道源似早有彻悟,轻声低语:“冬日将尽,春期不远。山河安好,华夏皆宁!”

此乃一句祝咒,咒之概念颇为宽泛,日常中的真心祝福亦可归为此类,倘若真心所言,真心笃信,自当具有一定效用。

行至院落,他打起一套原氏太极拳,此乃他最为钟爱的拳法。

在道教理念中,拳法不仅是强身健体之术,更是调和阴阳、顺应自然之道的体现。

很多人觉得此拳于实际运用中效用甚微,实则将招式练至娴熟,且怀有一招制敌而无惧牢狱之灾的决心,方能显出成效。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