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人们脑海中奇妙线条的涌现,一些富有创造力与激情的人们,开始忘我的将这种灵感施加在他们所热爱的领域。一开始只有那些最依赖个人能力的领域成功了,而一切大机械,大的活动组织则因为种种原因并没有进行。就像小球这种依赖个人能力的运动能处理好,而大球这种需要团队合作的就搞砸了。由于人们对脑海中线条的感观不尽相同,一些聪明的企业家开始将这些对线条极近敏感的人们组合了起来工作。一些学者们看到他们所制造的成果后,也开始急匆匆地通知手底下的人,让他们立刻放弃手头上不论进度的课题,转向眼前的内容。
一开始他们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上报正辅的时候也“提前”申请了一大笔的资金。但是事情发生了一点小问题,他们发现,他们在这些领域制作出来的空间机械,一但带出这座星球,就会自我毁灭。虽然这一切是他们始料不及的,根据业界大拿的推断,只要新的造物具备了这种空间特性,即便脱离这种环境应该也能够起效果。当然,理论的事情,谁知道呢。
几位素描家或许是因为空间的改变,他们原本身体上的隐患,开始渐渐好转,虽然身体好转,但是他们似乎对病症消失所失去的那种错误感官心动不已,但又惊叹于这几根线条的伟力。本就擅长长短线条的画家们,他们画作的威力变得更加强大,粗犷的线条在繁杂的笔触下显得更加强大,画面就像流动起来了一样,线条在画布上舞动,祂不是在画布这个面上移动,而是在其他层面上舞动。风景与草木,山川与星河像是活过来了一样,虽然不如现实世界那般精细,但是充斥着粗犷线条的万物,都像活了一样,甚至展现出了少量的实质性特征。
如果把这几幅画拿出去扫描检测,就会发现,那些粗犷的笔触就在画布上面蠕动。几条小巧的线段,祂们本身就没有过多的移动手段。虽然行为略显原始了一点,但是线段本身也无法做到其他的运动方式。原始不一定是最好,但一定是最合理的。
考虑到线段的形成过程,一些学者打算采用相近的办法,在其他地方再复刻出有机线段的奇迹。他们确实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却没有形成像有机线条那样直观念,可视化的成果。他们所构建出来的“有机物质”,则是一些零碎的,像原子一样细小,具有独特性质的小颗粒,或者某些在不断发生剧烈变化的,跟原生蛋白体类似的“小物质”。
物质之间不断侵染、渗透。小小的有机物质像是菌毯一样,慢慢覆盖了实验室和工厂大大小小的角落。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