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兰德死后留给他的两个儿子的是一支整装待发,士气正旺又有教会支持的军队。斯图伽尔王国经过五年的休整,已经从战乱中走出。长子罗特曼与自己的兄弟莱龙罕见的没有发生兄弟相争的惨剧,两人按照威兰德的遗嘱共同继承了王位。在上台之初立刻开始了新一轮的征服大业,他们选定的目标是中心平原南部的诸多王国。然而伪王德里克早在威兰德病重之时就发起了对中心平原的新一轮远征。到了启元433年,德里克的军队已经控制了中心平原的大部分土地,威胁教皇国的北部边境。德里克的军队看上去来势汹汹,实际上鱼龙混杂。他在征服中心平原的诸多王国后,没有时间整合各路人马,而是想要借助强大的人数优势,在斯图伽尔王国君主交换之际,逼迫敌人放弃进攻中心平原的打算。德里克用武力胁迫当地教会向他屈服,强行拔高贝塞尔城的主教地位,早就让不少信徒不满。一些王国也对德里克在穆阿入侵后期趁火打劫的作为感到气愤。于是在罗特曼与莱龙开始远征之前中心平原仅剩的几个王国迫于德里克的压力直接倒向教皇国,向邦纳寻求庇护和军事援助,实际上就是倒向了斯图伽尔王国。德里克的计划不仅没有成功,还把中立势力推给了对方。一招不成,还有一招。
启元433年莱龙在教皇和罗特曼的支持下领兵跨过纳瓦河在马森斯与德里克对峙。德里克让新加入的王国士兵作为炮灰,消耗莱龙的军队,自己的直系呆在安全地带观察局势。莱龙第一次出征就轻而易举的击败了这些乌合之众,之后的几次战斗更是大显神威,收复了大量被德里克占领的土地,他也因而名声大噪。德里克非但不阻止莱龙盛名的传播,还四处散布言论,说自己的军队被莱龙的指挥的军队打的溃不成军,莱龙马上就要收复中心平原了。接着就有流言蜚语产生,说莱龙要在中心平原建国,摆脱罗特曼和教皇的控制。更有人认为至圣者威兰德只把王位传给了莱龙,长子罗特曼和教皇联手切分了莱龙的王位。这些流言并非全是空穴来风,实际上莱龙的军队里真的有人向他进言,希望他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家。
启元434年,莱龙被罗特曼召回,要他解释前线的情况。德里克抓住了这个时机,让自己从未受损的精锐突然出击。斯图伽尔王国的将领以为对方还是那只懈怠的疲软之师,因而疏忽大意。领军的贵族忽略莱龙防守的命令立功心切,主动冲入敌阵,却中了德里克的圈套。斯图伽尔王国组建起的部队被打散,在后续的撤退中死伤惨重。另一边王国的中心,教皇邦纳替莱龙担保,消解了兄弟之间的怀疑,莱龙才重新回到战场。当莱龙回到军队重新接管指挥权时,德里克已经把战线推到了纳瓦河以南的阿尔丁高地上。阿尔丁高地就是当年圣女尼日薇战死的地方,德里克占据高地,并在高地上向随军的教士祈祷,希望圣神,逻格伊安和尼日薇保佑自己赢得胜利。可笑的是德里克要进攻的城市正是圣神教的圣城罗日登。德里克要求教皇承认自己的王位,否则就要攻打城池。教皇邦纳拒绝了他的所有要求,坚决站在斯图伽尔王国一边。教皇为表示对莱龙的信任,把护教军的指挥权交给莱龙。莱龙经过一连串事件明白了自己面对一个什么样的对手,再不敢掉以轻心。他将麾下的所有军队合并借助坚固的城池防御德里克的进攻,德里克也明白就连穆阿人都没能攻下罗日登,自己更不可能攻下,所以将重心放在了挑拨离间和诱敌出城上。经过三个月的包围和多次大规模进攻,德里克始终没能攻下罗日登,对罗特曼、莱龙与教皇的离间也未能成功。随着冬季到来,德里克撤退回纳瓦河北岸。
德里克本想以纳瓦河为界限签订合约坐观斯图伽尔王国的局势变化,他断定罗特曼和莱龙兄弟间的关系不会一直和睦。但罗特曼和莱龙遵循威兰德的遗愿,绝不和德里克签订任何条约。启元435,莱龙主动发起进攻。德里克的军队看上去人数众多,但真正为他所用的只有来自陀月盆地的直属部队。只要击败这只直属的精锐,便可奠定胜局。然而德里克十分谨慎,不到决定胜利的时刻,绝不会轻易的将自己的直系投入战场。莱龙将利用德里克的这一心理逐步蚕食敌人的兵力,把德里克逼入绝境。莱龙和奥赫里德大帝不同,他从来不是一个喜欢冒险的人。上次失利后,莱龙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战争策略,决心摒弃盲目,自大和冲动,不受外界给他的各种荣誉的干扰,以合理的方式分析和判读局势。莱龙将纳瓦河沿岸的防御交给护教军,教皇的护教军还保留着尼日薇留下的宁死不屈的精神,让他们来防守阵地,除非流尽最后一滴鲜血,否则敌人是不可能跨过防线的。莱龙的部队则用于主动进攻,歼灭德里克羽翼,让那些在胁迫下支持德里克的势力遭到不断的打击,而德里克为了保全实力,必定不会对他们进行尽心尽力的营救。
启元435年,莱龙的部队多次快速出击,目标不是德里克的主力而是中心平原上诸王国的军队。连续的胜利重振了军队的士气,也塑造了莱龙不败的神话,何况上次战败本就不是他的责任,他又赢得了百战百胜的赞誉。只是这次面对赞誉,他没有表现出喜悦和自满,而是立刻向罗特曼发出信件告知前线的情况,并压制军中意图独立的声音。被攻击的军队无法独自抵御敌人的袭击,每每向德里克求援,但德里克总是嘴上答应,却只是做出一副要来救援的样子。起初德里克还认为莱龙这样的袭击是在消耗自己的战斗力,同时帮他削弱中心平原王国的反对力量。很快德里克发现事情不对了,随着莱龙袭击的频繁和自己救援的不及时。这些王国中出现了不满情绪,部分贵族和领主意图脱离德里克的掌控。反应过来的德里克开始认真援助受到进攻的敌人,可莱龙的出击迅速致命还占有先机,总是在救援部队赶到之前就撤退。面对进攻,德里克又不想将战线后撤把土地让给敌人。所以最终只有一个选择进攻护教军的防御阵地。
德里克在启元435年下半年发动对护教军的进攻,但他发现除了直属于自己的部队,其余军队都消极怠工,而护教军的防御坚固无比。德里克明白自己已经失了人心,他必须改变战法。德里克许诺将占有的土地和夺取的财富赏赐给各个贵族,用金钱补偿之前在莱龙进攻下受损的王国,还向圣神立下誓言,自己今后绝不会看到其他人遭到进攻而毫无作为。德里克一改之前保守的作风,亲自率领军队出击进攻护教军的防线。经过多次的进攻,德里克虽然击破部分护教军的防御,但拼死抵抗的护教军也给德里克的主力带来了不小的伤亡。德里克必须寻求一个决战的时机,而莱龙也是这么想的。莱龙认为自己和护教军给敌人带来的损耗和内部分裂已经够大,应该在德里克彻底弥合内部的分歧前主动出击。
启元436年决定大陆局势的纳瓦河之战打响,莱龙让护教军和一部分斯图伽尔军队作为先攻跨过纳瓦河进攻中心平原众王国的军队,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自己则带领斯图伽尔的骑兵从纳瓦河上游渡河,绕到敌人的侧翼发动进攻。启元436年的早春十分寒冷,这给了教士们施展法术的机会。战役在凌晨打响,护教军的教士利用启示之杖冻结了河面,协助军队跨过纳瓦河向敌人发动进攻。德里克早有准备,他把自己的主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机动,另一部分用于带领其余成员防御。德里克确信莱龙不可能会如此直接的发动进攻,敌人的统领必定还有后手。借助夜色以及圣神的庇护护教军和斯图伽尔的军队突破了敌人的防线,并与德里克的步兵主力交战。双方激战至太阳升起,斯图伽尔军队愈战愈勇,阵线慢慢从纳瓦河沿岸向北推进。这时德里克听到斥候传来消息,有一支骑兵已经渡过纳瓦河上游向阵线的侧翼冲来。德里克明白莱龙这是想借助骑兵的冲锋冲垮阵线,好在他的眼线遍布纳瓦河沿岸,提前发现了敌人的意图。现在德里克有两个选择,第一让自己的骑兵前去阻拦莱龙的骑兵,第二将自己的骑兵投入到正面战场在莱龙到来前击溃敌人。德里克既不想莱龙快速到达,又不愿用自己的骑兵跟莱龙正面碰撞。折中之下,他选择分出一部分中心平原王国的士兵去拦截莱龙,这些士兵不需要击败敌人,只要能阻拦莱龙前进的速度就行了。德里克则率领主力骑兵从后方包围护教军和斯图伽尔军队,只要在莱龙到来前结束战斗,那么胜利就是他的。这一念之差导致了德里克的战败。德里克既低估了护教军和斯图伽尔军队在绝境中爆发的战斗力,又高估己方军队遭到袭击后的士气。护教军和斯图伽尔的进攻已经让正面战场陷入胶着,而德里克迟迟不见动静。中心平原的贵族开始怀疑德里克的意图,谁都能看出来这是最后的决战,那么德里克在等什么,难道又在等他们这些贵族和敌人互相消耗,自己好趁火打劫吗?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那支拦截莱龙的士兵,既怀疑德里克的意图,又不满他的为人。见到莱龙后,几乎没有进行拦截就投降了。德里克在率领骑兵包围敌人后,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将护教军和斯图伽尔的军队分割,意图以人数优势歼灭所有敌人。可敌军既是教皇承认的正统部队,内部团结一致,又绝对的信赖一直胜利的莱龙。德里克久攻不下,进一步导致军心涣散,而莱龙又比预测中更早的到来。当莱龙的骑兵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德里克就知道自己战败了。他立刻抛弃了中心平原的诸多王国,想要保留自己主力。但莱龙已经猜到了他的心思,骑兵冲进敌阵朝德里克溃散的主力杀来。德里克无心抵挡,只想逃命,他一路北上,莱龙一路追击。德里克为了更快摆脱莱龙让主力分散逃离,他确实通过这种方式逃脱了追捕,却也失去了大部分的精锐。
启元436年德里克战败,逃回陀月盆地。同年,莱龙入主中心平原,斯图伽尔王国与克勒兹王国的实力就此颠倒。在纳瓦河的战败直接影响到德里克的国内地位,由于精锐损失殆尽,德里克无法镇压国内的反动势力。启元437,失去军队支持的德里克被政变推下台,短命的克勒兹王国消失。
本章已完 m.3q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