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童年,我们有很多遐想以及掺假的记忆,当然话也不能说全只不过那些年代久远的记忆,被时间零零散散的打散然后刻意拾起的总会有些牵强临乱。就拿我说吧,对于第一故乡,生我之地,除了在地图板块的某个位置,地名,隔岸的邻居是谁外,我别无他想。即使经常听老一辈的人,说起自己的童年,可总是觉得那份童年离我太过遥远,甚至并非我参与的。在我童年里的老宅,老人,老旧电器,都随着环境的日益变化扭曲,倘若有人捎带情绪的去说那段过往,我除了怜悯时代下严苛的生活使人遭罪外,难有感同身受的想法。

我的父亲在我4岁那年离开老家,去往云南昆明,他没有想过这一呆就是十来年,按理来说昆明算得上我的第二故乡,可是这份乡土之情却并不浓烈。城市的车水马龙快运转的生活,对于学生时代的我而言,并无太多希冀的念头,加上地域歧视,外来务工子女走到哪里读书都难尝归属感的甜头。

对于昆明的记忆,要从居住的露天房,以及楼下永远流淌不息的臭水河开始说,我对那石板下如泄洪般吼叫的水流声记忆犹新,隔着铁栅栏几米的距离,那醒鼻的气味丝毫不减其锐气,两旁的瓷砖仓库经常能听到碎裂声响。我父亲是从一名建筑工起家的,没有固定的上班单位,也没有任何社会保障,每天背着一个脏脏的挎包,里面揣着各种施工工具,出行工具全靠双脚。每当我跟着他们去工地,我看到父亲砌砖贴墙,母亲拌水泥的工作情景,心里就萌生出一个念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前,我要先为父母以后能生活得好些读书。

我该是个贴着什么标签的孩子?左领右舍给了很多种参考的答案,乖巧,文静,老实,诚信……其实换成大人的话来说,就是个呆子,性格不够活泼。

我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父母因为工作原因不得不把我寄宿在老师家中,那时有不少同学也寄宿在老师家中,大多数都是同我一样有着外来务工子女身份的,对于当时饮食起居的环境,除了昏黄的灯光,和下铺半夜不断吵闹着喊人陪他厕所的声响外,我实在想不起更多的画面内容来做补充。

小学毕业后,我如愿就读于十六中,为什么要说如愿呢?因为十六中是为数不多专门收非昆明当地子女的学校,我始终没有逃脱外来务工子女的头衔,即便与我就读于此校的同班同学,他们也并非昆明本地户,可是他们同样对于非云南人的我们,并不友善。在人最质朴纯洁的年华里,他们过早的沾染了俗气的口吻,常常对我们嗤之以鼻。笔趣阁lifankus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