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5日晚,刚刚经历感情挫折的杨顺一个人走在校园操场旁的小路上,因为已经是毕业季,大部分人都已经离校,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和杨顺一样被辅导员安排些检查任务延期离校,所以本就安静的小路上更是因为此时只有杨顺一个人添了几份凄凉。
杨顺缓缓地走着,脚下的路似乎也随着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深深的忧伤,仿佛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和梦想。
他默默地思考着,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变故,这份感情寄托着他青春唯一的美好,他是如此庆幸遇见那个她,但那些与她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现在却成了他心头永远的痛,留下的只有无尽的伤痛和孤独。
杨顺的名字寓意很好,现实生活却和他名字的寓意大相径庭,甚至可以说倒霉的一塌糊涂。或许正是因为缺少什么,就期望什么吧,杨父杨母才会希望通过起名为“杨顺”来寄托他们对儿子未来一切顺利的期望,希望他能够摆脱家庭的不幸把。
杨顺的父亲出生于 20世纪70年代,那个时期许多人都要去当义务兵,杨父也不例外。在当兵回来之后,凭借着在部队里锻炼出来的胆魄和对时代变迁的敏锐洞察力,毅然决定召集全村的人,借贷下海经商办厂。然而,生活总是充满了不如意,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由于甲方结算不及时,导致工厂的周转资金链断裂,无法及时完成生产交付任务。到了1998年,工厂因违约赔款而倒闭,尽管变卖了所有资产,仍然欠下二十多万的债务。更为糟糕的是,办厂时是由集体出资,担保欠款却由杨父一人承担,所以导致对每家每户或多或少都有些欠债。
那时候的杨父才二十多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但在当时的环境下,他却遭受了全村人的指责和嘲笑。大家都说他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没有人能够理解他的想法和抱负。每个人都只想着尽快拿回自己的欠款,而杨父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渐渐失去了重新开始的勇气。相反地,每天都沉溺于烟酒之中,无法自拔。
小时候的杨顺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亲,甚至觉得他窝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杨顺逐渐开始理解了杨父。他意识到父亲当年所面临的困境是多么艰难,甚至有些佩服父亲的勇气,毕竟在 1996年就有下海杠杆办厂的胆量与魄力,这样的父亲怎么可能窝囊?。
转眼间就来到了 2000年。这一年,杨顺出生了。然而由于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杨父不得不与家乡道别,并独自前往山东淄博,寻找工作机会以偿还债务。初来乍到的他,和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一样,只能依靠劳务市场谋生。每月微薄的收入,扣除维持生计所需的少量费用后,其余的全部都托人每年带回老家用于还债,同时还要支付给孩子们的生活费用。
时光飞逝 2005年,杨顺已经年满五岁。此时的杨父意识到,靠在劳务市场打零工挣钱,工资过于固定,想要还清巨额债务简直是遥遥无期。于是毅然决然地决定改变职业道路,选择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却充满潜力的行业——收破烂。尽管这个职业非常艰苦,而且常常受到人们的歧视,被归为拾荒者一类,但至少它提供了更多赚钱的可能。
又是一年过去,杨父因长期离家,心中时常涌起一股强烈的孤独感,同时也越发想念远在家乡的孩子。此外,尽管当前的生活仍充满挑战,但与初来乍到时相比,已经改善了许多。而且,杨母若能来,也能帮他分担一些生活的压力。于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杨父决定将年仅八岁的杨顺和杨母接到淄博,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而对于杨顺而言,即使只是从一个贫困的山村,到另一个五线的小县城,却也是一个大跳板,对于他而言这里就是一片崭新的天。
不知道是因为杨顺天生愚笨,还是不好好用功学习,在家乡已经准备上二年级的杨顺,在淄博办理入学考试时,一年级的题只考了个位数,语文十分,数学八分,英语零分。完全不具备一年级的水平,不过杨父杨母却没有多少的责怪,反而是杨父创业失败后,更能认清个自身的平庸,对于孩子只要尽力就好,并不抱有太大的期待。
没用半月,正式成绩公告出来了,杨顺从准备上二年级,直接被建议到幼儿园大班重新学起。
杨顺自己的不幸也从正式入学开始。
本章未完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